本文目錄
納稅人識別號是什么?
擴展資料:
納稅人識別號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碼,通常簡稱為“稅號”,每個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都是唯一的。這個屬于每個人自己且終身不變的數字代碼很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
2015年1月12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本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
已領取組織機構代碼的納稅人稅務登記代碼為:區域碼+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設定的組織機構代碼。
納稅人識別號,一律由15位、17位、18或者20位碼(字符型)組成,其中: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納稅人,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編制的9位碼(其中區分主碼位與校驗位之間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掛6位行政區劃碼共15位碼,作為其“納稅人識別號”。國家稅務總局下達的納稅人代碼為15位,其中:1—2位為省、市代碼,3—6位為地區代碼,7—8位為經濟性質代碼,9—10位行業代碼,11—15位為各地自設的順序碼。
從事生產、經營的外籍、港、澳、臺人員稅務登記代碼為:區域碼+相應的有效證件(如護照,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等)號碼。
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代碼為其居民身份證號碼。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中國公民,以公安部編制的居民身份證18位碼為其“納稅人識別號”;對外國人以其國別加護照號碼作為其“納稅人識別號”。
注意事項:18位納稅人識別號編碼規定:凡是與數字混淆的字母,一律不列入編碼(編碼中不使用這些字母),這些拋棄的字母是IOZSV,所以開票時應注意。
開發票填寫納稅人識別號有什么意思?
開發票要納稅人識別號的作用:對發票做統一規范;適應稅收法規的銜接。 納稅人識別號原則上是無含義代碼。對于取得技術監督局9位組織機構代碼的納稅人,其納稅人識別號采用6位行政區劃碼加9位技術監督局組織機構代碼。
引用6位行政區劃代碼的目的是為了首次賦碼的便捷、防止重碼出現,保證納稅人在全國范圍內被賦予唯一的納稅人識別號,本身不具有任何語義。
任何新開發軟件都不得單獨引用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劃代碼,總局統一開發的已有軟件如果使用了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劃代碼,總局將統一提出解決辦法。 納稅人識別號是納稅人數據信息內外部交換共享的基礎,應保持不變。對于已存在的納稅人識別號不必隨國家行政區劃代碼的調整而調整。
對于同一稅務機關,如果本地區不同時期的行政區劃代碼不同,其所轄納稅人的納稅人識別號的前六位可以有不同的區劃代碼。
對新開辦企業可使用新的行政區劃代碼。
國稅發票開票人納稅人識別號是什么?
國稅發票開票人納稅人識別號,是開發票的單位或個人的“稅號” 納稅人識別號,通常簡稱為“稅號”。 納稅人識別號就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每個企業的識別號都是唯一的。2015年1月12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本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這個屬于每個人自己且終身不變的數字代碼很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 已領取組織機構代碼的納稅人稅務登記代碼為:區域碼+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設定的組織機構代碼。 納稅人識別號,一律由15位、18或者20位碼(字符型)組成,其中: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納稅人,以國家技術監督局編制的9位碼(其中區分主碼位與校驗位之間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掛6位行政區劃碼共15位碼,作為其“納稅人識別號”。國家稅務總局下達的納稅人代碼為15位,其中:1—2位為省、市代碼,3—6位為地區代碼,7—8位為經濟性質代碼,9—10位行業代碼,11—15位為各地自設的順序碼。
如何查詢納稅人編碼?
納稅人編號,就是“甬 330205********1” 納稅人編碼,是指地稅編碼,在稅務登記證副本上可以看到,一般是15位數的。 納稅人編碼查詢: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客戶端“企業基本信息”填報時,需要輸入納稅人代碼,而非稅務登記證號,您可以自行通過登錄網上辦稅服務廳進行納稅人代碼查詢。
付款方納稅人識別號是什么意思?
有可能對方稅務異常,需要先處理完才能開發票。在電子稅務局主頁的“公眾查詢-稅務登記信息查詢”模塊,輸入付款方識別號或名稱查詢,查看付款方當前狀態是否為非正常、注銷或核銷報驗等其他狀態,付款方只有正常或報驗狀態可以代開。不知付款方是否為一般納稅人,也可在“一般納稅人資格查詢”模塊查詢。
評論